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AG九游会j9官方网站|揭秘小米公司投资版图雷军和顺为资本无处不在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2:32    次浏览

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基金,由雷军出任董事长,许达来任CEO,管理着7.5亿美元规模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,已经投资近100家公司。在很多时候,顺为资本和小米科技一起出手投资企业。打开顺为资本的官方网站,或是浏览跟它相关的新闻,雷军和小米科技的影子无处不在。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基金,由雷军出任董事长,许达来任CEO,管理着7.5亿美元规模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,已经投资近100家公司。在很多时候,顺为资本和小米科技一起出手投资企业。两家最为知名的小米生态链公司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加一电子”)、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江苏紫米”),顺为资本都参与投资。它们分别因为生产销售小米耳机和小米移动电源,而在短时间内,从无人知晓到闻名天下,销售额达到10亿级别。这家既不是纯粹的财务投资机构,也不是纯粹的小米科技战略投资部,却跟小米有着强协同效应的投资机构,是如何与小米进行合作的?又如何向独立LP解释其与小米的利益区隔? 顺为:雷军投资的机构化除了执掌金山十年,五年内将小米科技从零做到销售额700多亿元、估值450亿美元,雷军还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出现,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很多项目,影响力可见一斑。2004年,雷军和联想投资一起投资了电子支付服务平台拉卡拉。此后,雷军又投资了欢聚时代(YY.Nasdaq)、凡客、乐淘、UCWeb等公司。这些公司都曾领一时风光。欢聚时代2012年登陆纳斯达克IPO,以发行价计算,雷军2005年100万美元的投资此时账面价值超过1亿美元;UCWeb在2014年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,估值高达43.5亿美元,也为雷军带来了惊人回报。2011年,雷军和许达来一起发起设立了顺为资本。首期规模为2.25亿美元。这被视为是雷军将自己的业余爱好——天使投资机构化。雷军接受媒体采访时称:“天使投资机构化之后,压力会很大。顺为基金的意思就是顺势而为。我需要专业的团队帮我管理我的投资,很多投资者也希望我来帮他们管钱,我所投的项目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融资,顺为的一些LP直接、间接地投过我的项目,他们也一直希望我成立一只基金来帮他们管钱。”许达来以前在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(GIC)、美国国际集团(AIG)及德意志银行等机构任职,创办顺为后,带领这只基金专注在互联网投资领域。许达来如此解释顺为和小米科技的关系:“顺为不是小米的战略投资基金。我们和小米最直接的关系是雷总同时是两家公司的创始人,所以我们是兄弟公司,很多项目我们联合来看,一起投资,业务上有一定协同。” 两年后的2013年,顺为资本募集了二期美元基金,规模为5.25亿美元。两家基金和后来成立的人民币基金,其LP都以机构投资者居多,二期美元基金中有不少互联网业内的个人投资者。雷军和许达来作为GP(管理人),也都在基金中有出资。许达来介绍,这几只基金的期限都超过十年,规模也不小,“允许我们在初创时就参与,一直到IPO,每一轮都能支持。”成立四年来,顺为资本投资了近百家公司,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和小米科技一起投资。许达来解释:“我们投资一家公司,和小米同一个轮次,同样条件进去,减少了很多利益冲突问题。小米的投资主要是战略价值驱动,顺为主要追求财务回报,有的项目两种价值都有。”最典型的案例当属爱奇艺。2014年11月,小米科技和顺为资本一共出资18亿元人民币投资了视频网站爱奇艺。许达来分析:“爱奇艺,从小米的角度有战略价值,互相之间都觉得可以互补。从顺为的角度,我们觉得爱奇艺过去几年增长很快,因为百度的关系有一些很独特的资源,有财务投资价值。这属于一个pre-IPO的项目。”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基金,由雷军出任董事长,许达来任CEO,管理着7.5亿美元规模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,已经投资近100家公司。在很多时候,顺为资本和小米科技一起出手投资企业。 智能硬件强布局2014年以来,很多专门投资互联网的基金涌现出来,大中华区PE界充满了各路互联网基金。除了与小米科技如影随形,顺为资本的另一大特点就是:它在智能硬件领域有较强的布局。智能硬件公司也是从2014年开始成为热点,由于它既有传统制造业特色,又需要互联网思维,所以关注智能硬件的投资人,既有关注传统行业的投资人,又有一直专注互联网的投资人。顺为资本负责智能硬件领域投资的合伙人程天认为:“智能硬件领域有较大风险。首先,它初期需要比较大的投入,这个生意的衍生模式依托于海量用户。如果一家智能硬件的产品无法上量,相当于是一家只卖产品的公司,这不是特别稳固的生意,其价值很受限制。结合这两点,智能硬件的失败率高过其他行业。”一位关注智能硬件投资的基金合伙人指出,智能硬件公司的成功率低,另一个原因在于,一旦做出来的产品不够受欢迎,那么这家公司被收购的概率不高。这点不同于有一定用户的社区、APP、电商网站,后者哪怕做到一定规模时无法继续做大,还可以选择卖给其他公司。这类公司如果有较高的战略价值,自有互联网巨头和“中头”(市值小于BAT但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)有兴趣;或者有一定稳固的用户,也有渴望转型的传统企业有兴趣埋单。程天认同这一分析,他认为,一个智能硬件公司,可能要具有比较完整的团队、有一定的专利产权、产品有一定品牌价值,才有较高的被收购价值。程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小米科技有一个专门的业务部门,负责小米生态链投资,它独立于小米科技的战略投资部。其团队负责人是刘德,团队成员主要是工程师、设计师和资深员工。顺为资本负责智能硬件的团队,和小米生态链投资团队之间,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。“我们以周为单位来沟通。从项目的讨论,到立项、实施,两家公司的人密切配合,在智能硬件领域实现无缝合作。”许达来也表示,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公司能提供顺为的被投资企业,最突出的帮助就是在智能硬件这方面:“我们能给公司带来具体的业务上的合作,有的时候是从工业设计、优化渠道、到电商都能帮到。”程天判断,未来智能硬件,会和电商一样成为一个专门的版块,而这一过程中,会伴随着智能硬件行业链条的缩短:“以小米科技为代表的这一模式,销售从以前的分销转为直销,离终端客户越来越近;上游的采购难度会降低,供应链也会提供越来越成熟的配套,从而变得扁平化。未来的智能硬件公司,很多工作都可以外包,它的核心就是三个部分:硬件团队、软件团队和营销用户端。那么,一个智能硬件公司成功的关键就变为对产品的理解和定义。”